山嶺腳蹤 · 目录

我要將一切榮耀歸給神

文/張寶華牧師

《山嶺腳蹤》這本書記載了我的家庭和事奉,特別是神在這四十年保守我在福音自傳會的事奉,我要將一切榮耀歸給神。

我也要藉這本書的出版,好好感謝我的妻子,劉年璋。她多年來辛勞的與我一起配搭事奉,是神賜給我的賢內助。

年璋有溫柔善良的性情,總是願意為別人著想,以愛心照顧人:衹要別人托她做的事,她一定會儘量完成。她也是個愛讀經和禱告的人,擁有一顆謙卑與順服的心,捨己愛人。女兒嫻光曾經說:「媽媽是我生命中的模範,她花在與神溝通的時間讓我學習許多。媽媽手中常常拿著一本筆記簿,記下讀經與聽道的心得,甚至到今天她還在寫爸爸講道的筆記,我從她那裡知道神是又真又活的。」的確,年璋柔順的性情和對神堅韌的信心,是我和孩子們最堅固的支柱。

我與年璋是透過教會的音樂事奉彼此認識,後來發展成情侶的關係。我們從神領受同一異象,就是要回到自己的同胞中傳揚福音。婚後年璋與我夫唱婦隨,放下一切同心奔走宣教生涯。她為我在工場上生兒育女,使他們成為 MK (Missionary Kids),心連心,手連手,全家事奉主一下就是四十年了。

這麼多年來,我四處奔波專心事奉神時,多虧年璋悉心照顧與栽培兩個孩子。她對教養孩子有個人的見解,不像一般傳統的父母,非要兒女有好的成就與職業,她衹要求他們盡力去做就行了。最重要就是要愛神,忠心追隨衪。然而,她卻不勉強孩子接受我們的信仰,乃是教導他們有關神的事,讓他們自己願意接受神。

我記得在孩子少年時期,有一段時間嫻光覺得去教會很沒趣,心想就算她不去教會也可以得救,星期日就寧願留在家裡看電視,不要去教會。年璋在這件事上並沒有罵她,也沒有強迫她,衹是告訴她:「你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,唯一的條件是一個月後你要問自己這樣做對不對,有沒有幫助你更認識主。」嫻光同意了。第一個星期,她看足了四個小時的電視;第二個星期,她看到一半就感覺厭倦了。結果,第三個星期她就自己回到教會,因為她終於知道以電視代替神是沒有意思的,而且是無味的。這就是年璋的教養方式。若當時她堅持一定要孩子順從她,反而會讓孩子產生反叛的行為,但她卻很有智慧教導孩子自己分辨對錯與好壞。

我與年璋相識時,衹知道她在醫院專門研究營養與心臟病,中英文能力都很強。一直到我們訂婚以後,我才知道她是中華民國大使的女兒,她父親曾被派駐韓國、紐約聯合國、古巴、泰國為大使。當他為聯合國服務時,全家就移民到美國,一早已獲得美國藉了。這意外的收獲對我這個沒有國藉的難民來說,應該是神賜給我的特別恩典。我們結婚不久,我就獲得美國藉了。

年璋自幼出生於良好的家境,嫁給我之後卻從沒有享受過安適的生活,反而隨我四處奔波,一起配搭事奉。尤其是兒子仲光十七歲時就要離開我們到國外讀書,女兒嫻光也是在十七歲時獨自到美國留學,做媽媽的實在很難捨得讓孩子離開身邊,但她的信心很大,知道神的帶領與保護是那麼實在,可以放心將孩子交託慈愛的父神手中。

我也要感謝我的父親張學恭教授,《山嶺腳蹤》前半部記載了他的生平和事奉,他正如文中所述,是「一個信仰的英雄、隨時為主殉道的忠心僕人。」後來,父親在中國的監獄中為主的緣故,飽受虐待至死。他在我幼年時,身體力行的教導我如何敬拜與事奉神;在我成年後,他依然用他對神真實無偽的忠心,教導我要全然將生命擺在祭壇上,沒有絲亳保留。我深愛我的父親,他是我一生的楷範。

我的母親是個愛主的婦女,這麼多年來,她默默為我禱告,求神讓我能隨父親的腳步,一生事奉神。我與母親分離三十年後,我們第一次見面時,她開口的第一句話就是向神禱告。我父母敬虔的生命,對我產生巨大的影響,我要敬拜讚美神在我生命中浩大的恩典。阿們。